成咨智库
当前位置: 成咨智库 > 研究中心
低碳经济研究中心

中心成立于2022年,是公司下属的两大专业研究中心之一。中心的成立既是对国家“双碳”战略要求的响应,也是为了深耕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探索“无废城市”、“资源循环利用”、“近零能耗建筑”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为政府精准决策服务,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的积极举措。

  • 《成都市厨余(餐厨)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

    通过对成都市现状情况分析,对标上海,利用成都机动车保有量大、降碳需求迫切的内在诱因,结合成都市厨余(餐厨)垃圾中废弃油脂含量高以及成都市“四大结构”优化调整的需求,进一步探索废弃油脂的高值化利用,利用后端附加值的提高,反哺前端环节,在推动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实现减污降碳的双重目标。该策划项目已被列入成都市2023年度优秀策划储备项目。

  • 《成都市长安静脉产业园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验收评估报告》

    成都市长安静脉产业园是成都地区最大的固废处置基地,也是成都市固废处置的重要兜底设施,该基地内涵盖生活垃圾处置、危险废弃物处置、餐厨垃圾处置、渗滤液处理、填埋气资源化利用等多处设施。自评估报告在综合分析各项设施物质流、能源流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基地的建设成果及功效,建设性地提出了对基地内减碳效果的经济变现途径,提出探索基地内构建“隔墙售电”、CCUS利用等措施,为基地的建设评估及后续完善提升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

中心成立于2022年,立足于成都市,面向西部地区,辐射全国,以高标准打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理论研究中心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项咨询中心,以构建公园城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核心智库、建设区域内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业务领先标杆为目标,为各级决策主体提供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活动等决策领域的专业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咨询服务。

  • 《四川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9〕1947号)批准成都西部片区(温江区、郫都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大邑县、蒲江县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按照相关要求,制定《四川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

  • 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

    本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为50135平方米,建设规模主要包括改造和新建部分,改造部分主要针对老馆进行加固改造和拆除。新建部分对各功能用房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及装饰装修工程,以及场内道路、广场、地下管线、绿化及景观工程等。本项目的实施,将充分发挥市政府和成都理工大学双方的优势,为学校馆藏品提供了展示空间,优化馆藏的基础功能,强化馆藏品展陈的多元功能,拓展科研教学、学术交流,为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了重要的科普教育学习场所。这正好填补了成都市作为西部文化中心城市尚无自然博物馆的空白,符合成都市建设西

  • 成都五环路工程

    五环路位于绕城高速和第二绕城高速之间,作为成都市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取代绕城高速公路分流城市过境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和产业合理布局,完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增强成都对全省乃至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至关重要。五环路线路线全长142.367Km,其中K83+660~K94+500(白沙镇西~剑南大道段)长约10.840Km为远期实施范围,因此本次实施的路线全长131.527Km。项目涉及郫都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天府新区、双流区、温江区、高新区等8个区。

  • 成都高新区人民医院一期(地块一、地块二)建设项目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推动公共资源科学配置,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医疗资源,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发展医疗联合体。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提出,将采取成都高新区负责建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负责运营和管理的合作模式,共建成都高新区人民医院(即成都高新区人民医院)。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改善程度高新区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的局面。

  • 《成都市CNG终端销售价格管理方式改革》

    为适应国家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价格灵活反映市场供求,价格机制引导资源配置作用,保障天然气供给和促进天然气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解决成都市CNG供应、销售等方面存在的现状问题,CNG终端销售价格由最高价格管理改为基准价格管理,以现行价格为基准,在下浮不限,上浮不超过20%范围内,由CNG经营单位自主确定具体销售价格。

数字化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成立于2025年,聚焦工程咨询行业数字化转型,致力于以数字技术驱动行业革新与高质量发展。中心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为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园区、绿色低碳及产业咨询项目等提供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心以“科技赋能、创新引领”为理念,助力政府与企业客户实现项目精准决策、高效管理和低碳运营。同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打造产学研生态圈,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与技术成果转化,持续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数字化动能。

  • 《智慧蓉城建设模式研究--以智慧感知设施为切入口》

    研究选取上海、杭州两地对其智慧城市和感知系统的建设模式进行分析,结合成都市本地的建设运营现状,提出要整合各方资源,设立市属国有企业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平台统筹、高效推动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创新发展研究院

研究院成立于2025年,是公司立足行业前沿、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智库平台。研究院依托公司三十余年在规划策划、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咨询等领域的深厚积淀,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智慧引领”为核心定位,聚焦“双碳”战略、统一大市场、产业园区、城市治理等关键领域,致力于打造集战略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高端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引擎。研究院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开展政策标准研究、‌社会发展研究、科技创新研究及重大项目策划等,为政府部门、企业客户提供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 《成都市轨道交通专项资金筹措方案》

    为推动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实现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并分别印发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成都铁路和地铁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筹集方案的通知》(成府函〔2014〕116号)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15〕31号)等轨道交通建设管理配套文件,对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缺乏一个系统的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资金管理政策和机制。为重塑城市经济地理,实现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按照“政府引

  • 《智库引领下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探索与优化——以成都世园会为例》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是新时期深化工程咨询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实践,它对于加速构建精细化服务、国际化拓展、规范化运营、信息化支撑的行业发展新格局有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以笔者参与的成都世园会项目为案例,深入探讨智库引领下全咨服务模式的应用与优化策略,旨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提供参考。

  • 《西部县域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课题组深入调研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开发区,形成智库成果《西部县域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该成果针对县域开发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优主导产业、推动提质增效、强化协同发展、完善体制机制等针对性政策建议,被中国工程咨询协会采纳,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国家有关部委,为县域经济开发